有哪些过年习俗正在慢慢消失,为什么?

img src=”http://p1.pstatp.com/large/5b00000045a01426d22e.jpg”>

第二,生活节奏的加快,走亲戚,也没有以前那种隆重与正规。简单的一顿饭可能还在各自玩手机中度过

五,除夕祭奠。

作为一个北方的女汉子每到过年我都会自己放鞭炮,记得第一次放鞭炮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把火点着之后犹豫了一下,就是那几秒钟的时间爆竹响了而我的小手也被炸的鲜血直流,当时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没有哭,不过从那以后我就不怎么放爆竹了,都是玩烟花和摔炮的,更安全好玩。现在城市为了环保不提倡放鞭炮,农村也在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所以过年放鞭炮的习俗是一年比一年淡。

2.鞭炮正在消失

目不转睛看春晚

1.磕头拜年,已经消失。

谢谢邀请,眼看就要过年了,可是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看到,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不说远吗,就说十年前的时候过年都很热闹,记得那个时候我才二十一二岁,每次过年回家,就开始和爸妈准备过年的东西,腊月二十四就打扫房子的卫生,二十七八就和妈做糍粑,爸爸就去挑选新年歌碟和春联,除夕这天更是忙着准备年夜饭,小孩肯定是换上新衣服,新鞋子,开饭之前还要先祭祖,吃过团圆饭爸爸开始贴春联,然后就一家人坐在火炉旁烤火守岁,想起以前过年真的很怀念,再说现在人的生活是好了可是很多过年的气氛真的没有了就像以前过年放新年歌现在很少听的到,春联也少见到贴,准备年货更是少了。

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不如从前了。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过年永远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日子,不管你平时多忙,不管你是在外面打工,还在日理万机,到过年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过年回家团聚,然后在一起过年,一起做游戏,一起吃饭,好不热闹,但是现在,我回去之后就会看到只有每家每户的小孩,父母,但是好多人现在都基本上不回家来了,所以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有点冷清,没有当年那种热闹喝繁华。

记得以前在老家过年,农历初十过后爸爸就会给我和弟弟熬夜做纸灯笼,里面用细铁丝做成灯笼的模型外面用彩色的纸胡上一层,底下用小木板做底座固定红色的小蜡烛,正月十一到十五,小伙伴们兜里塞满了小炮,还有一包小红蜡烛,夜很黑,但是一点也不怕。

兴高采烈穿新衣

新年越来越没意思。在于很多年俗的消失。各地年俗不同,会有差异化表述,就说说我老家消失的年俗。

在我小时候,年三十傍晚到接神放鞭炮时间里,少年儿童举着各样的红灯笼,从村东耍到村西……大人们有的拿糖送给我们、有的放些鞭炮欢迎我们,可有意思啦。现在消失了。

一,除夕日的扫墓活动。

这些即将消失的过年习俗有没有唤起你对儿时年味儿的美好回忆呢?

贴春联的习俗现在还是有的,只不过现在大家为了省事都是用透明胶带一贴草草了事,以至于过年没几天年味还没过可春联已经事横七竖歪的躺地上了,有的直接被风吹破后不知去向。我记得小时候跟爸爸帖春联妈妈会提前用面粉在锅里煮半碗浆糊,看起来跟粥一样,只是比粥更黏稠一些。

小时候看春晚还没到点就已经在电视机前等候多时,生怕错过每一个节目,印象最深的就是本山大叔一出场全家人就笑的人仰马翻了,所有人包括小朋友在内都很少睡觉,可现在看春晚基本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就到了李谷一老师的《难忘今宵》了。

三,糊棚贴年画。

北方一到腊月26左右就会陆续的准备过年的好吃的:蒸包子、炸肉丸、蒸粉蒸肉、做甜饭(用五谷杂粮做的八宝饭),小时候一到过年就喜欢围着灶台偷吃妈妈刚刚出锅的肉丸子,那时候物质匮乏,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酣畅淋漓的吃肉,好想天天过年。

在过去对于过年来说很是重视,如果这个年过好了,预示着下年的吉利,进财,进福,风条雨顺等等祝福。一到腊月就算进了年门,开始准备年货了。这不腊八节就要到了,要备好八种食材,做上一锅红色米粥,预示着过年红红火火,五谷丰登的年意就拉开了序幕。接着就是二十三过小年等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基本结束。在此期间我所观察到的是钟声一响每户鞭炮齐鸣和初一扫墓祭奠基本上是人人要举行的。其余的习俗就是老年人勉强过一过,年轻人因工作原因基本淡忘,也就不过了。

我记得小时候从小年开始就准备。先去打扫房子,买石灰刷墙,早上天不亮就从家里搬东西到院子,石灰水里还要放点盐,一直要忙到下午五六点。那时窗户都是纸的,撕了重新糊。用的粉练纸,一种很薄透明的纸。然后还有接下来几天发面蒸馍,蒸包子,素的,肉的,豆沙的,一共要蒸四五锅。上油锅炸丸子,豆腐,红肉,最麻烦的就是麻花。洗菜、洗鱼,所准备的吃货要吃到十五。太多了一直要到年三十。倒完垃圾,担满缸里的水才休息。老人叫守岁发财。

过年穿新衣是每个孩子最期待的事,我记得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妈妈一年里给我买的新衣服屈指可数,但是每到过年她都会给我买一件我喜欢的漂亮衣服,记得有一年除夕晚上我穿着新衣服满大街的跑,也不知道是因为太高兴还是激动地过头了,去奶奶家显摆自己的新衣服,过家里的门槛的时候噗通一声狠狠地摔了一跤,整个人摔得半天起不来,新衣服也弄脏了,瞬间就大哭起来,奶奶以为把我摔疼了,赶紧扶我起来给我到处揉捏,可我嘴里边哭边喊:“我的新衣服脏了,新衣服脏了”,哭的跟个泪人一样。

还有像接引财神,灶王爷,送瘟神等等,各地各有不同。欢迎大家指正补充。

每年过年祭品的准备都是重头项目。祭品包括扫墓祭品,春节各路神仙祭品,祖先家谱祭品。这是有严格区分的。而且要和家人食用的彻底去分开。规格装饰完全不同。(这些曾被称为四旧的东西,一度还流行于民间,却在新时代的大潮下被历史淘汰。可惜!)

记得有一次我把妈妈做好的浆糊当成粥给喝了半碗,结果那一年我家的春联还没过完元宵节就给掉了,弟弟到现在都还打趣说是姐姐把浆糊吃了,剩下的浆糊太少爸爸没贴牢!

提着灯笼到处跑

一,手写春联。父亲那代,为家乡父老写春联约30年;我为老乡们写春联20多年。那时候一过腊月二十三,人们陆续各拿一張红纸前来我家写春联。

早年间,过年扫墓是要放在除夕日的。那一天提前准备好纸钱供品,约好堂兄弟族人,大家一起去给祖先扫墓。供品也非常丰富,馒头,肉食,酒水,水果,都是需要做出来花式的,正式摆放,磕头,烧纸,祷告,不许出错。礼毕,再回程后各自回家过年。(现在扫墓都提前了,亲属间也变得生疏,大多小年后就扫墓完毕,更别提扫墓的供品提前准备了。都是现成的。)

出现这种结果,我觉得第一点就是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于过年越来越不看重,对于金钱的重视是远远超过了对于过年回家团聚的渴望,所以导致了这种过年的习俗被大家逐渐忘记,所以趋于消失。

可现在基本消失了。

红红火火放鞭炮

蘸着浆糊贴春联

3.我们这有用炭垒旺火的习俗,也会逐渐消失。

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都这个科技带给我们的各种便捷,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让我们许多人迫于时代的压力,迫于金钱的压力,好多人都开始关注的不再是亲情,不再是团聚,而是赚更多的钱。

父亲起早贪黑地自编春联、写春联。我帮叔叔阿姨们裁红纸。妈妈和妹妹为大家烧水。炕上盆里放着旱烟、瓜子和冻梨……屋内十几人或几十人谈笑风声……有时表扬我几句,过年太有意思了……现在人们全是买春联了。

在我的家乡,一些年俗文化正在消失。

三,年夜接神前耍红灯笼。

拜年现在还是拜的,但越来越简化,往往一通手机短信就代表了心意。小时候拜年是非常正式的。除夕零点一过,就开始了拜年时间。对于家里的长辈,小孩子是需要认真磕头的,顺序是家里供家谱的话就先给祖先磕头。没有就家里最老的老人磕头,以此类推(现在除非小孩子四五岁,大家逗孩子,都没有正式的要求了。)

四,拜年。

第二点就是有些东西确实是不在符合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比如家乡的一些陈旧的拜年。这种方式已经不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定位潮流了,在去给亲戚拜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给年长的长辈下跪磕头,但是这种理解在现在这个时代显然是应该淘汰的。

#丁酉新春#

六,地域小风俗。

这是每年过年的大重头戏。那时候家里都是土坯房,需要帖墙纸。每年过年都要重新贴一层,看着家里突然焕然一新,变得亮堂堂,心里的开心难以言表。最后再贴墙精心挑选的年画,无论是年年有余胖小子,还是民间故事连环画,都是那么让人开心,年就从那一刻开始。(现在极少有需要贴年画的房子了,房子年复一年都一个样子,年也过的和平时没啥区别,让人叹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陈旧落后的风俗习惯逐渐在改变。要说过年的习俗,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一些习俗慢慢消失了。过去过年前,在农村家家要杀一头猪,现在农民不养猪了,过年无人杀年猪了,年肉都在市场购买。过去贴对联时,家家要贴门神,堂屋丶土地神丶天神供奉处均贴供马,现在供马消失了,门神很少有人贴。过去拜年,要给长辈磕头,现在基本消失了。过去过年才能穿上一套新衣,现在天天穿新衣,不只等过年穿新衣。过去大年初五要\”打五穷\”,现在很少有了;初五要化钱放炮“出行”,现在消失了。过去大年三十丶初一至初三丶初五丶初七丶初十丶十四至十六,每天要续香放炮,现在炮很少放,香根本没人续了。过去过年大多村业余剧团唱大戏,现在村业余剧团唱大戏的很少了,仅有少数村包专业团唱戏。过去正月十四至十六晚上,家家门前生一炉火,十六晚游百病,现在消失了。元宵节的灯会简化了,古老的排灯丶九连灯很少见了。消失的年俗较多,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家谱》是古状元高文举创立的。在我小时候,大年初一清早,本姓很多人来到我家,第一件事是跪拜《家谱》,然后上香……

第一个也就是现在最普遍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减少雾霾。然而却失去了过年的气氛。

围着灶台偷吃肉

除夕夜祭祀之后。一家人需要往家里抱柴禾。是抱财的意思。家里适婚青年没对象,就要抱一下荤油坛子。抱婚的意思。家里垃圾往里扫,表明聚财,不漏财的意思。

每年除夕年夜饭守岁是最重要的。和南方不同的是年夜饭正餐是半夜吃的。吃饭之前,需要在正院中摆供桌,将所有房门,院门都打开,供品,燃香,烧纸钱,祷告,恭迎祖先回家过年,一家人磕头。

第三以前晚辈要给长辈拜年,是真的要行跪拜之礼的。如今已经演化为只是为了红包而去拜年。

眼看又要过农历大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回想小时候过年的热闹劲真想再一次穿越回儿时,再重新去回味那些儿时过年的习俗和那些正在慢慢消失的年味儿。

过完小年第二天也就是腊月24是全家总动员打扬尘的时候了,北方称之为大扫除,南方多称为打扬尘。一大早爸妈便把我们姐弟俩从热被窝里叫起来,带着我和弟弟把家里的东西都先搬出去,等全部搬完腾空之后爸爸就会头盖草帽、嘴捂口罩、手里带着手套拿着很长很长的大扫帚,把家里里里外外清扫一边,小时候过年大扫除很累人但我和弟弟最兴奋的事情就是每次在角落里都会惊喜的发现曾经丢失的玩意儿,儿时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是现在成人世界里很难体会到的。

持续关注“九味食记”和九姑娘一起深入产地,寻觅食材本真的味道,回归味蕾最初的感动!

二,准备祭品。

3.手写春联大部分已经被艺术品代替了。


家里腾空大扫尘

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大家每天都能吃到大鱼大肉,但是再也吃不出小时候见肉口水直流的稀罕劲。

二,本姓氏初一拜《家谱》的消失了。

而现在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不管是衣服、玩具还是其他小朋友想要的东西,只要父母有能力基本都会满足小朋友的需求,这也是过年穿新衣这个习俗慢慢变淡的主要原因,不过小编还是希望小朋友们都能享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4.出行的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由马车自行车拖拉机电动车变化成大多数的小轿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红楼梦》里的金鸳鸯拒婚,具体原因是什么?她是单身主义吗?

上一篇

当相亲/结婚对象遇到独生子女,哪些考虑可有可无?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插入图片
有哪些过年习俗正在慢慢消失,为什么?

长按储存图像,分享给朋友